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是推动创新、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小企业创新面临诸多挑战,如创新资源约束、新产品开发周期长、信息共享水平低、协同创新水平低、共享平台参与少。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讨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对策,对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刘德胜教授等出版的专著《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理论机理与效应测度》(中国经济出版社),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对政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利用数据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中小企业存在创新资源约束,亟需通过数字化构建创新资源获取机制
面对内部资源匮乏困境,除了最优地使用现有资源实现价值掘潜,外部搜寻对中小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数据上升到与人才、资本、土地同等重要的地位,标志着我国实体经济开始步入数据赋能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资源广泛连通,改变了创新资源的联结关系、使用方式与组合机制,传统理论定义的企业边界被打破,为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搜寻外部资源和释放内部资源潜力创造了基础,也为中小企业突破资源约束推动创新提供新机遇。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资源获取途径,化解企业内部资源短缺与外部资源富足的悖论,则是数字时代中小企业突破创新瓶颈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长,亟待通过数据赋能实现高质量创新
较长产品开发周期,不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更高的收益。尤其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更需要加速推动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才能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对中小企业来说,面临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出质量不高方面的约束,向专精特新迈进面临压力大。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资源,中小企业如何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对中小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创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不得不应对的新挑战。
三、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水平不高,亟须数据联网化提升信息链接效率
信息在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协作共享是信息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商业实践的重塑。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交易成本,引发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企业边界日益模糊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高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共享,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可行途径。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共享依赖中小企业的数据搜集、分析处理和转换能力,如何通过数据联网化提高数据传递、数据共享、数据转换的效率,对于中小企业释放数据潜能和实现价值创造带来挑战。
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低,需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创新能力提升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较弱,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离不开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根据已有的文献,开放式创新可以带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技术革新,助力企业协同创新水平提升。尤其是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创新带来新机遇,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为客户、员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更便捷地建立连接和参与创新提供新可能,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入开放式创新网络生态,进而实现专精特新成长是其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五、中小企业共享参与程度低,需积极嵌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资源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推动线上线下资源深度融合与重构,积极融入和参与到共享发展的进程中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基础弱、数据连通性低,都成为阻碍其参与共享的因素。而大型企业基于满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的共享平台建设,通过设备共享、产能共享等多元化共享方式,为中小企业资源与能力开放提供平台基础,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面对环境的新变化,中小企业如何通过嵌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促进资源与能力开放,是化解创新资源约束和实现高质量成长亟待解决的又一挑战。
作者:刘德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管学部,教授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