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吴明顺 张晴
近日,烟台市大部分地区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进入“高热蒸笼”模式。据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7月3日—7月4日24小时内,全市共接到中暑患者2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12岁,年龄最大的85岁。
7月4日9时许,家住龙口市的李先生在公园运动时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闻讯后调派救护车火速前往现场,急救人员很快到达现场,给予其降温、吸氧、输液等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往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长时间热辐射作用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汗、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重症还可突然晕倒。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热射病最严重。儿童、老年人和高温作业人群应重点关注。
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发生中暑后,应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远离高温和直射阳光,使其平卧,并垫高头部。
保持通风。确保环境通风良好,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工具增加空气流通。
松开衣物。解开中暑者的紧身衣物,特别是领口、腰带等,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快速散热。
降低体温。使用冷毛巾、冷水湿敷等方式,轻轻擦拭或贴在中暑者的脸部、颈部和腋下等大汗腺丰富的区域,以降低体温。
补充水分。给中暑者提供适量的清凉饮水或含电解质的液体,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快速拨打120,送医治疗。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在进行必要的急救之后应立即拨打120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补液和药物治疗。
另外,高温天气里,大家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预防中暑,要牢记以下要点。首先,夏天的衣服尽量选择彩色鲜亮的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或太紧身的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其次,定时喝水,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凉茶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再就是,要注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早晚开窗通风,高温时可开空调,空调温度应选择在26 ℃,相对湿度40%~60%,维持室内外温差在6—10℃左右,温差过大反而容易发生中暑。另外,出行时注意躲避烈日,避免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10倍,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环境,若确需外出备好防晒用具,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