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青年学子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建“红途寻史迹,青春共语声”学子宣讲队暑期实践团,计划前往潍坊、泰安、滨州、烟台等多地开展系列宣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担当时代使命。7月5日,作为系列行程的第一站,实践团联合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赴莱芜战役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学习、交流分享、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及“重温中共一大党史”主题宣讲。学院辅导员于一凡随行指导。
铭记历史 感悟精神
莱芜战役纪念馆(原名莱芜革命烈士陵园)是山东省内唯一全面反映鲁中区全民抗战的综合性场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两校师生重点参观了鲁中抗战展览馆。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1947年2月那场著名的莱芜战役——这场由陈毅、粟裕指挥、历时63小时的运动歼灭战,不仅创造了光辉战例,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稳定了山东大局,更为全国解放积累了宝贵经验。师生们通过展览,深入了解战前部署、先烈浴血奋战的历程以及战役胜利的重大影响,深刻体会到山东军民保家卫国的艰辛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莱芜战役纪念馆展览
师生一行共同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
两校师生共同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
来到莱芜战役全景画馆,映入眼帘的是高17米,周长120米的模拟实战场景大屏。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生动再现了莱芜战役的宏大场面,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战争中的硝烟与战火。
莱芜战役全景画馆
两校师生在广场进行交流分享,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更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
宣讲党史 传承薪火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张雅晗以《开天辟地换新貌,南湖红船扬帆行》为题,在馆内进行了“重温中共一大党史”主题宣讲。恰逢建党104周年,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至嘉兴南湖红船完成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阐述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为建党精神之源的重要意义。宣讲在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宣讲队员张雅晗带领重温中共一大党史
深化合作 共建基地
随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莱芜战役纪念馆举行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莱芜战役纪念馆方面对两校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高校对纪念馆的关注与支持。馆方希望通过共建基地,为更多高校学生提供了解鲁中抗战历史的机会,期待青年学子能在此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于一凡对纪念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共建基地发挥双方优势,将莱芜战役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历史教育的鲜活教材,使其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并希望全体同学依托基地,用真挚的声音讲好抗战故事,为铭记峥嵘岁月贡献青春力量。
校馆双方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
本次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合实践,促进了校际交流合作,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莱芜战役纪念馆共建实践基地,则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让学生实地感悟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提供了有效平台。作为系列活动的首站,莱芜之行标志着“红途寻史迹,青春共语声”主题实践的良好开端。
(作者:张雅晗 指导老师:于一凡)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