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温警报!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杜立明医生提醒科学防暑,远离"高温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5:54

最近几天,高温天气持续“霸屏”,烈日炙烤下,出门仿佛进了“蒸笼”。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将面临35℃以上甚至40℃左右的酷热天气。

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中暑!严重的中暑(热射病)可是会危及生命的!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杜立明提醒: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小孩、孕妇、户外工作者或患有慢性病的,请务必花几分钟时间,了解这份高温中暑的预防与应对指南。

中暑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据急诊医学科主任杜立明介绍说,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盐分,身体会出现脱水,体液、盐和血容量迅速减少,身体的肌肉、大脑和其他主要器官缺乏血液供应,表现出由轻到重的不同症状。

除了常见的头晕、乏力、恶心等轻度中暑症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还可能发展为热射病,导致体温超过40℃,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

此外,高温还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持续闷热环境下,脱水、热衰竭等也属于高发疾病。

杜立明表示,中暑后,常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最初,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体温持续上升>38℃时,可增加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四肢湿冷等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逐渐发展为昏迷伴四肢抽搐,严重时可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松开衣领休息;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或用温水擦拭全身降温;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

如出现高热、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需立刻拨打5636120,在等待期间持续物理降温,不可强行喂水或使用酒精擦浴。

为保障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宁阳县一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杜立明提醒大家在炎热时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11:00—16:00之间),如需外出,做好防晒措施。

科学补水:建议每15 - 20分钟饮用100 - 150毫升水;出汗较多时,适当饮用淡盐水等补充电解质,避免过度饮用冰镇以及含糖、咖啡、酒精的饮品。

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注意避开出风口;从户外进入空调房时,先擦干汗,避免"骤冷骤热"引发感冒;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在空调房内可备薄外套,防止温差过大引发不适;如果没空调,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风扇降温,注意保持与风扇的距离,避免直吹。

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婴幼儿、孕妇及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是高温疾病的高危群体。应注意及时监测体温,如有异常要尽早干预或送医处理。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宁阳县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中心,承担着全县医疗急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救治任务。团队施行急诊病人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一体化的急救体系,设有“急救绿色通道”,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

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室(EICU)配备专业医护团队,设施齐全,能够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实施有创的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床旁纤支镜治疗技术等专科技术,可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赵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