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精度金属网,解码德州这家企业如何“网”住全球市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8:2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郭华春 通讯员 韩哲

13微米是什么概念?7月2日,在位于德州天衢新区的德州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凯模”)展厅内,董事长闫向阳拿着一根直径13微米的金属丝向我们展示,金属丝比头发丝还细,仅能借助光线,才能捕捉到那一抹若有若无的反光,确定其位置。

把金属丝拿到车间,一场关于精细与坚韧的奇妙编织即将上演,这些看似柔弱不堪的金属丝,经过整经、穿筘等工序,逐渐汇聚成一张紧密且韧性十足的金属网,伸手抚摸,触感竟如丝绸般顺滑细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金属网粗糙、坚硬的固有认知。

金属网是重要的工业品,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小到筛子、滤芯、窗纱、护栏,大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医药卫生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都离不开金属网。作为一家生产高端金属网的企业,英凯模一直紧跟行业技术前沿,产品涉及6大系列、500余款,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苛把控,销售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微米级严苛标准

人机平衡提升产能与品质

走进英凯模生产车间,一股火热且高效的生产气息扑面而来,今年,就是在这里,英凯模完成了一笔来自西班牙的高要求订单——客户要求过滤精度达到1微米,这要求织造金属网的金属丝细度不及头发的1/5,1米长的金属网需要40个小时才能生产完成。这个订单产品要用到英凯模独有的“金属编织用变交辅助结构”等多个国家专利,国内只有英凯模能接,国际上也是为数不多的顶尖企业才能生产。

据了解,一些超精密金属网产品必须依赖工匠指尖力度控制,比如航天器用的0.05毫米镍网,机器人无法替代老师傅对丝线韧性的手感判断。但为了实现产能和品质的同步提升,英凯模仍然投入数千万升级智能工厂。“智能化改造并非要完全摒弃手工精细操作,而是追求人机平衡的完美境界。”闫向阳特别强调道。

据闫向阳介绍,英凯模将工程师和技工等员工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精心提炼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员工的进步提供了精准指引。同时,引入ERP系统,并且正在上线MES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公司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能实现所有生产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机器凭借自动化和信息化优势,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可靠的产品,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而人工则在精细操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极致。”闫向阳说。

如今,英凯模智能化改造成效斐然,在标准化生产环节已实现了90%的自动化,先进的视觉检测系统,每秒能够快速扫描20个节点,精准捕捉生产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工位焊接机器人则凭借稳定的性能,成功替代了高危工序,为工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产能至少提升了30%,且能够稳定生产高品质产品,真正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在金属网生产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填补空白,打破垄断

114项专利是傍身利器

闫向阳表示,近年来,全球产品迭代与技术更新迅猛,企业若想生存,必须适应这股发展浪潮。英凯模主要服务全球顶尖化工公司,这些公司对产品应用场景与性能要求严苛,为实现甚至超过客户预期,以无可挑剔的品质赢得市场,英凯模在设备、工艺等因素上都要严格把关。“我们拥有114项专利,这些专利为实现好的产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闫向阳说。

以环氧树脂网为例,闫向阳回忆起与美国一家知名跨国公司的合作经历,该产品为工程机械行业所用,其研发技术一直被美国垄断。“当时客户问我们能不能生产环氧树脂网,因为他对产品边缘丝脱落的问题非常担忧,这可能对发动机造成致命的伤害。”闫向阳发现客户对产品升级换代的渴望,随即组建起研发团队。

彼时,美国生产环氧树脂网使用的是电泳技术,该工艺处理后经丝和纬丝不能粘在一起,这是造成边丝脱落的最主要原因。对此,闫向阳下定决心,英凯模不仅要解决客户痛点,还要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经过一年时间的研发,英凯模用静电喷涂技术代替电泳,静电喷涂后,经丝和纬丝牢固粘合在一起,成功解决了边丝脱落的问题;又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铁丝代替铝合金,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为了确保生产出符合英凯模质量要求的产品,研发团队又自主设计了亚洲领先的环氧树脂网喷涂线,并在运行IATF16949质量体系的基础上,配备专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够完成弯曲度、硬度、抗疲劳、附着力、高温、弹性模量等实验和十余种油浸实验,模拟产品的各种应用环境,其性能表现非常优秀。还有一台专门用于检测环氧树脂粉末的小型静电喷涂设备,只有各项指标都符合英凯模相关标准的原材料才能进入英凯模的生产线。这种对品质不懈追求的作风,造就了破除国际垄断地位的环氧树脂网,大大超出了客户预期,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同样,英凯模开发的不锈钢印刷网打破了日本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次机缘巧合,闫向阳从一家国内企业了解到,从日本进口相关产品需要承受高价、交期不受控、无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这种不平等的交易局面,让闫向阳为这些企业深感不平。他说:“我当时听了这个情况,心里五味杂陈,国内企业花了大价钱,却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服务,他们怎么能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大价值呢?”从这一刻起,他便萌生了打破这种垄断,让国内企业也能享受低价高品质不锈钢印刷网的念头。

在研发团队成员的持续努力下,品质更优的不锈钢印刷网被成功研发,不仅切实解决了国内企业的采购痛点,更从供货价格上形成了明显优势,以往国际供货是3万元/米,英凯模的产品能够做到在提升品质的基础上,供货价降低一半,帮助中国企业大幅提升竞争力。

据悉,英凯模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牵头修订了《GB/T17492-2019 工业用金属网 技术要求和检验》和《GB/T 21648-2023 金属丝编织密纹网》2项国家标准,还首次提出制定环氧树脂网行业标准,斩获1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9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覆盖生产各环节,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

提高“含绿量”

深耕新能源赛道

“企业不能静止,发展永无止境。”谈到未来,闫向阳表示,公司将在新能源赛道深耕。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着一些有关新能源的产品,有的已经转入小批量生产了,无论是设备升级改造、材料开发,还是工艺等的设计,整个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闫向阳说。

其中,镍弹性针织网是英凯模一大创新成果,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制氢领域,此技术及配套设备均为英凯模自主研发,设备能够实现双丝单头生产,有效避免金属丝断头问题,并在行业内首创双层交叉编织,替代传统的圆桶编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震动造成分层,保证了产品的弹性性能和支撑力。

闫向阳介绍,早在五年前,公司便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发,如今该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且供不应求。

另一款备受市场青睐的雷尼镍网,同样在氢能领域大放异彩。通过在镍网上精准喷涂镍铝粉,成为氢能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客户对其表面喷涂的牢固度以及电流密度表现非常满意。”闫向阳介绍,目前,该产品主要服务欧洲市场,公司研发团队仍在不断对其进行升级优化,力求达到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过去的40多年,英凯模在石油化工、大马力发动机、食品等领域深耕多年,未来,英凯模还将积极拓展金属网在制氢、航空、电子、光伏和声学等多元领域的应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稳步扩大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李梦晴

郭华春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李梦晴

点亮火把,照亮真实!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