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夏秋季防灾减灾促丰产技术方案

农情要闻 08-13 2090

防高温日灼

持续的异常高温和强光直射,使果实、叶片和树体产生日灼的概率上升;树体的代谢产生紊乱,消耗增加、积累减少,容易诱发果实畸形,促使果实早熟,品质降低;对正常的花芽分化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影响到来年的产量;导致土壤温度异常升高,影响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吸收功能,使树体正常生长受阻;有利于病虫的孳生和传播。

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果园喷水。利用弥雾机对果园进行喷水,可有效降低果园温度、补充树体水分、增强树体对高温的抵抗能力。果园喷水应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避免在中午果园温度最高时进行。

适时灌水。高温伴随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优先选用滴灌、微喷灌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覆盖遮阳网。可以减少强光对树体造成的伤害,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果园温度。

果园生草覆盖。进行果园行间生草可以显著降低果园温度,减少高温伤害,同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水作用。高温干旱时,可以在树盘上用粉碎的秸秆、杂草或麦糠进行覆盖,覆盖厚度20厘米左右,可以起到保墒降温,预防日灼的目的。

叶面补肥。结合喷水进行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补充营养,可以显著增强叶片的保水能力、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对高温伤害的抵抗能力。

防洪涝渍害

做好排水预案。完善果园排水系统,保证果园积水能够及时排出,尤其对于地势较低、排水不良的果园,降雨前要彻底检查疏通,确保排水正常。

尽快排除积水。对积水的园片,第一时间在行间开挖排水沟,尽可能减少根系及周边积水时间,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园内积水,必要时可采用机械排水。

及时抢收果实。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果实,减轻落果造成的损失;做好采后水果的贮藏保鲜工作,延长市场供应。

加强树体管理。加固树体,对被水冲歪或冲倒的果树及时进行扶正、培土、夯实加固,必要时进行支撑绑缚。及时清园,及时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疏除烂果;剪除折断的树枝,对较大的剪锯口进行涂药保护。适度修剪,针对受涝较重的树体及时修剪,疏除弱枝、过密枝、徒长枝和竞争枝等,改善树体的透光度,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补充营养,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快速补充营养,浓度0.3%—0.5%,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调整负载,对坐果较多的果树树体进行适当疏果,减小果实负载量,确保树体尽快恢复健壮和续年结果。喷药防护,须及时喷一遍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叶果清理干净后喷施一遍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确保叶果安全。

强化地下管理。翻耕松土,及时清除树盘内的压沙淤泥,将根颈和粗根部分的土壤浅翻晾晒;表土干后及时翻耕,尽快恢复土壤透气性。预防病害,结合土壤浅翻施用生物菌肥,掺施部分土壤用杀菌剂,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整修田间设施。设施加固,及时整理加固现代栽培模式果园的立柱、钢丝等设施。设备维护,维护整修田间电源、水源、水肥一体化设施、悬挂式杀虫灯等生产设备及田间机械。修渠补路,被冲毁的沟渠、道路、梯壁要及时进行抢修,疏通园沟、路沟,保证水、路畅通,以免发生次生灾害。

防冰雹

架设防雹设施。在冰雹多发区域的果园建议架设多功能防雹网,是应对冰雹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尽快清理果园。及时疏除雹伤严重的残次果和剪除折断的枝条;及时清理果园内沉积的冰雹、残枝落叶及落果等。

进行伤口保护。对于果树主干、主枝和一些较大侧枝的皮层被冰雹打伤后,应及时剪除翘起的烂皮,并涂抹843康复剂或治腐灵等药剂,提高伤口的愈合能力。

及时疏松土壤。雹灾后土壤通透性变差,地表温度偏高,根系生长受到影响,要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追肥补充营养。叶面喷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连喷2—3次,及时补充树体营养;根据情况及时地下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株0.5—1千克。结合施肥进行灌水。

加强病害防控。果树受灾后树势较弱,抗病能力降低,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防强风

加固果园设施。大风来临前及时加固修缮果园设施,对树体进行适当培土;对易发生风灾的园片,要加强防风林建设。

抢收接近成熟期果品。尽快抢收已在成熟期或临近成熟的果品,及时组织销售,减少损失。

尽快清理果园。大风过后及时清理果园内残枝落叶及落果,剪除折断的枝条,对大树上劈裂的大枝,可用竹片或木棍等作为夹板夹紧,并用绳子绑紧,促进愈合,应注意伤口保护,扶正树体。

及时追肥补养。叶面喷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及时补充树体营养。

做好病虫害防控。强风过后,果树枝叶及果实上伤口多,容易诱发病害,应及时喷药防护。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