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香城镇召开 “学王杰、强担当、促振兴” 专题会,以精神之光照亮乡村振兴新征程

网站 08-17

为深入传承弘扬王杰精神,进一步激发镇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 “强担当” 的奋斗姿态破解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难点堵点,8 月 14 日,邹城市香城镇精心组织召开 “学王杰、强担当、促振兴” 专题学习会议。镇机关全体干部、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接受精神洗礼、凝聚奋进力量。

一、重温英雄事迹,解码精神内核 —— 让王杰精神入脑入心

会议开篇以 “沉浸式学习” 拉开序幕,全体参会人员集中观看王杰同志事迹纪录片。镜头里,王杰同志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革命斗志震撼人心,“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的崇高品格直击心灵,让在场每一位干部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的初心与坚守。

“王杰精神从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当下乡村振兴工作中最需要的‘精神密码’。” 镇宣传办负责人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对王杰精神作出深刻解读。他指出,王杰精神的核心是 “担当” 与 “奉献”,这与当前香城镇推进乡村振兴中 “攻坚克难破难题、用心用情惠民生” 的工作要求高度契合。尤其是退役军人服务站,更要以王杰同志为标杆,把 “为退役军人办实事” 作为核心目标,用更贴心的保障、更扎实的服务,让 “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在香城镇落地生根。

二、锚定工作实际,畅谈担当举措 —— 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动能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会议现场,各岗位干部结合职责分工,围绕 “如何以王杰精神扛起乡村振兴担当” 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一)退役军人服务站:以 “担当” 为退役军人筑好 “保障网”

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在发言中明确工作方向:将王杰精神贯穿服务始终,以 “责任不缺位、服务不打烊” 的标准,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一方面,聚焦就业创业 “痛点”,联合辖区企业、培训机构开展 “订单式” 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助力退役军人实现 “从军营到职场” 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紧盯优抚帮扶 “难点”,建立健全退役军人 “一人一档” 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上门走访、精准对接需求,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 “急难愁盼” 问题,推动退役军人从 “受助者” 转变为乡村振兴的 “生力军”。

(二)机关干部:以 “专精” 为乡村振兴干出 “实成效”

“王杰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就是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 在交流环节,机关干部们结合具体工作谈思路、表决心。

产业发展领域:将以 “钉钉子” 精神推动特色种植产业落地,联合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田间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让 “特色产业” 成为村民增收的 “致富果”;

基层治理领域:聚焦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推行 “网格 + 上门” 服务模式,主动下沉到村组、农户家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 “和谐稳定” 成为乡村发展的 “定心石”;

民生服务领域:针对农村养老 “短板”,加快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引入社会力量提供助餐、助医、助洁服务,让农村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切实把民生温度传递到群众心坎上。

三、明确目标任务,凝聚振兴合力 —— 让担当精神引领发展新突破

会议最后,镇领导就 “如何把王杰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 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为后续工作划定 “路线图”:

深化学习常态化:将王杰精神学习纳入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重要内容,通过 “领导带头学、支部集中学、干部自主学” 的方式,推动精神学习从 “集中式” 向 “日常式” 延伸,确保干部时刻以精神为指引、以榜样为标杆;

推动成果清单化:建立 “学精神、强担当” 工作清单,将学习成果细化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具体举措,明确每项任务的 “时间表、责任人、硬指标”,杜绝 “学用脱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发挥优势攻坚化:充分挖掘退役军人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的优势,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防汛抗旱、环境整治、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划定 “责任区”、设立 “先锋岗”,让退役军人成为乡村振兴一线的 “先锋队”,为香城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专题学习会议,既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务实的工作部署。通过 “学精神、谈担当、谋举措”,香城镇全体机关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以 “强担当” 姿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通讯员  吕士海)

责任编辑:杨雅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