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孔兵 龚彦胜 实习生 钱玺羽
编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从急救室里分秒必争的殊死较量,到病床旁对患者的悉心照料;从手术室里精准无误的操作,到诊室中耐心细致地诊断,在时光的长河中,他们以生命为笔,用医德绘就温暖底色,以医术书写希望篇章。
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近身边的好医生,感受那份“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执着与坚守。
李燕,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北院区院长,儿童保健部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一线工作26年,在儿童营养喂养、生长发育、早产儿管理、孤独症防治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6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论文1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一项、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山东省“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科普影响力奖,获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获山东省“惠才卡”,获评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英国奥尔赫儿童医院访问学者。
从她踏入医学的那一刻起,李燕博士便与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儿童都是未来的希望,每一个家庭的快乐与安宁。她的工作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守护生命的责任。她始终坚信,孩子们的健康与成长,不仅仅是医学的追求,更是社会的期盼。
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守护神
近年来早产儿救治技术不断提高,救治成功的最低胎龄、最低出生体重的纪录也不断刷新,但这些早到的天使成活后是否能像足月儿一样健康聪明,没有脑瘫等后遗症?雨雨,这个在胎龄25周出生,体重仅有1公斤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曾一度让整个家庭揪心不已。她的出生,带给父母的更多是恐惧与无奈。雨雨在新生儿科住院治疗83天。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生后5月25天第一次到儿童保健科找李燕就诊时,还带着氧气袋间断吸氧。李燕为雨雨制定了营养强化方案、运动干预方案,从每2周复查,到每4周复查、每三个月复查,定期调整营养强化与早期干预方案,不仅雨雨的体重、身高、头围都实现了快速追赶,智力发育水平也在2岁时达到了正常孩子水平,困扰家长的脑瘫噩梦终于结束了!“早产、颅内出血、出生窒息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家长要相信婴儿早期神经系统强大的代偿能力,我们采取恰当的营养干预、运动干预,绝大部分早产孩子可以避免脑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极大提高早产儿未来的生活治疗。”除了雨雨,还有许许多多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李燕的精细治疗随访下,最终成长为健康聪明的孩子。对于李燕博士来说,每一个早产儿的诞生,都是一场挑战,但也是一场无比美丽的蜕变。
儿童营养领域开拓者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李燕深知,营养不仅仅是孩子身体的支撑,更是心灵的养分。孩子吃饭问题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儿童营养喂养问题就诊的儿童是儿保门诊最大的群体。为更快捷、高效、精准解决儿童营养问题,李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带领研究生编制了国内首个本土化的婴幼儿饮食行为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婴幼儿常见饮食行为问题,也解决了国外引进的饮食量表与国内巨大文化差异导致的相关问题。李燕编制的婴幼儿饮食行为量表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发表后,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主动联系进行科研合作,充分说明了本土化饮食行为量表对国内学者的重要性。李燕还研发了国内首个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系统,可以通过简单几步筛查出肥胖高危因素,制定出个性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行为处方,极大提高了儿童营养门诊的工作效率。李燕还指导开发了儿童膳食分析仪,能够通过食物图谱、食物交换份等方法制定出个性化营养处方,这使得复杂的营养计算方案变得更加简便和快捷。该项目已在国内近百家医疗保健机构应用,并获三项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由于出色的临床技能与研发能力,李燕带领的团队获批省内首个全国儿童营养标准与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研助力儿童保健高质量发展
“医生的科研任务,就是把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的过程”。李燕带领的科研团队绘制了山东省不同胎龄儿出生体重标准,与国际feton标准曲线进行了比较。针对早产儿体格追赶速率的系列研究,对比了省内早产儿、足月儿生长曲线、国际标准INTERGROWTH-21 早产儿生长曲线,揭示了山东省早产儿的体格生长特点。在婴幼儿体格生长的质量方面,发表了首个中国婴儿体成分标准曲线,为早产儿追赶生长提供了参考标准。在孤独症防治领域,李燕不仅带领研究生进行了孤独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而且在英国进修学习期间,还引进了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孤独症筛查量表,以及孤独症诊断的金标准量表,为孤独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省内儿童保健领路人
除了投身临床一线工作,李燕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教学相长,每次讲课都有新收获”,这也是李燕热爱教学、讲座的原因之一。很多省内外从事儿童保健的医护人员慕名到李燕所在的科室进修学习,李燕常常挤时间给大家讲课,从儿童保健门诊建设、营养学基础,到心理行为量表选择、孤独症家庭干预进展等等,只要进修学员想听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李燕几乎都能讲解。不仅仅是现场教学,李燕还积极参与线上教学课程,她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儿童保健学》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13学期,累计选课3万人次。“不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因为我经常讲座,经常学习,我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近10年来,李燕带教来自6个省份进修医师300余人,帮助规划儿童保健开诊、开展新业务新项目的医院有100多家。主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7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办“妇幼健康齐鲁行” 公益巡讲培训25期,线下培训学员四千余人。
作为一名医者,李燕博士从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一个救治病痛的医生,她更是一个传递希望与知识的使者。她深知,教学相长,不断分享自己的经验,才能在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热爱讲座、爱分享,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与更多同行们分享,她的影响力如同星火,点燃了无数医护人员心中的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为儿童保健事业贡献力量。
托起明天的太阳
老百姓都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李燕常说“三岁之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儿童保健是可以影响孩子终生的,我们儿童保健医师从事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提高儿童未来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大事”。她坚信,儿童的健康不仅仅是医学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未来,她将继续在儿童保健领域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儿童健康的新领域,将科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托起一个个孩子更加灿烂的未来。
李燕博士的故事,是一曲关于责任与使命的赞歌,是对所有孩子健康成长的深情告白。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她的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让明天的太阳更加明亮,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在她的引领下,更多的家庭将得到幸福,更多的孩子将健康成长。她的事业将如那道光芒,照亮未来,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