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跃变“金名片”:沂源金黄金桃的品牌化突围与乡村振兴实践

大众新闻 08-19

2025年8月,沂源县东里镇福禄坪村的桃园里,果农们正穿梭在枝繁叶茂的桃林中,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进行最后的田间管护。这些标注着“好品山东”标志的鲜桃,将以每公斤高出市场均价25%-30%的价格,发往北京、上海等高端商超。

自沂源县启动金黄金桃品牌化战略以来,通过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管控及政策持续扶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初,核心产区鲜桃收购价较品牌化初期(2023年)累计上涨21.58%,高端市场占比稳定在40%以上,果农年均增收超6万元。这场从“田间地头”到“品牌高地”的蜕变,源于多年深耕品质与市场拓展,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扎实答卷。

品牌升级:从“地方特产”到“省级名片”

“以前卖桃靠吆喝,现在靠品牌。”东里镇福禄坪村的果农望着满园硕果感慨道。作为沂源金黄金桃的核心产区,福禄坪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标准化种植”模式,统一技术培训、农资采购和品牌销售,带动120户果农加入产业链。2024年,合作社鲜桃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其中40%销往盒马鲜生、沃尔玛等高端渠道,户均增收达6万元。

品牌化的红利直接体现在市场价格上。在北京新发地市场,标注“好品山东”的金黄金桃批发价较普通品种高出30%,且供不应求。“消费者愿意为品质和品牌买单。”沂源县福禄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与高端商超合作,将富锶金黄金桃打造成健康礼品,单箱售价突破200元,仍经常断货。

标准引领:从“散户种植”到“全链管控”

为保障品牌质量,沂源县制定了《金黄金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对苗木选育、施肥用药、采摘包装等环节实施全链条管控。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和山东(沂源)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选育的“金黄金7号”新品种,将果实糖度稳定在17度以上,裂核率降至3%以下,成为高端市场的“抢手货”。

同时,县里积极引入冷链物流中心和深加工产业园,星辉(山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782万元的智慧冷链仓,可存储鲜桃1.5万吨,配套建设的果品分拣线能根据糖度、大小自动分级,确保每一颗桃子都符合“好品山东”标准。

而山东绿果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深加工生产线,则将次果转化为黄桃快、桃干等高附加值产品,年消化次果800吨,带动农户增收60万元。

政策护航: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

沂源县的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县里先后出台《沂源县果业振兴实施意见》《关于全域发展水肥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规模化经营、品牌建设给予重点扶持。

2025年,县财政整合黄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2亿元,其中40%用于桃产业绿色转型,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1.8%。据县农业农村局监测,2025年桃园土壤锶元素含量较2023年提高15%,进一步强化了“富锶桃”特色。

在沂源的桃园里,我们看到了品牌化带来的深刻变革:从“论斤卖”到“论个卖”,从“地方特产”到“省级名片”,这是一场不仅产业升级的革命,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颗承载着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金果果”,正以品牌为翼,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天空。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边艺 毋馨甜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