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济夫
费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出生于此;宋代著名的《醉翁亭记》碑,这里亦有一座,与“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阳面由曹辅撰文、秦观书丹,阴面为米芾撰书)隔河相望,被誉为“山左金石双璧”。
《醉翁亭记》碑,北宋嘉祐七年(1062),费县知县苏唐卿立。苏唐卿,北宋著名书法家,尤擅长篆籀,曾受命详定天下印文。宋仁宗嘉祐年间,苏唐卿担任费县令,篆书了好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嘉祐七年,苏唐卿篆书完毕,特地送欧阳修审阅订正。此时欧阳修已由滁州太守入京转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他给苏唐卿回信,对自己姓名的用字提出修改意见:“‘脩’字望从‘月’。虽通用,恐后人疑惑也。”
苏唐卿又多次将篆文石样寄送欧阳修审阅,几经修改,终于定稿。
篆文定稿之后,苏唐卿亲笔书丹于石,治平元年(1064)镌刻成碑。碑的阳面是苏唐卿篆书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文末特地注明“大宋嘉祐七年冬十月庚寅苏唐卿上石于费之县斋”;碑的阴面是模刻欧阳修、赵概谢简手迹,以及苏唐卿与友人唱和诗七首。
由于交通不便,这座石碑最终没有送到滁州,而是留在了费县。苏唐卿特地在县署西侧修建了一座“醉翁堂”,将《醉翁亭记》石碑置于堂内,使其免受风雨侵蚀,永久保存。
苏唐卿的小篆力求古意,笔法沉稳,篆法工整且不失古雅,实属难得的书法瑰宝。
明弘治十年(1497),洛阳举人杨惠担任费县知县,他从地下出土了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碑,重新安置于县署仪门下,并在石碑左上角题跋:“苏唐卿,欧公故人也。知费时,公已去滁而位相,以书请公所作《醉翁亭记》而篆之,立石于费,宋嘉祐七年也。予以弘治十年春来,篆刻土覆,微露其末,启之磨洗乃知。顾谓僚吏曰:‘欧,名相也;苏,名宰也。佳章善篆,沉二百年,而金元人未知,是可慨也!’遂命众扛竖于县仪门下,庶风雨日之不剥落云。伊洛杨惠识。”
清嘉庆年间,著名训诂学家沈钦韩来到费县。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授安徽宁国县训导。他学识渊博,除诗词、古文、骈体外,尤擅长训诂考证,著有《两汉书疏证》《水经注疏证》《左传补注》等。沈钦韩来到费县考察,写了一首《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碑》,这首诗是其考证之作。沈钦韩以经史考证见长,兼具诗文创作才能,他综合两方面长处,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深的考证功力写成诗歌,形成了“以考证注诗”的方法。
这首诗中,沈钦韩提到了与《醉翁亭记》有关的几个重要人物。
第一个是太常博士沈遵,是一位古琴家,他读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专门到滁州观光,回家创作了一首琴曲《醉翁吟》。欧阳修闻讯,作《赠沈遵》诗以谢之:“群动夜息浮云阴,沈夫子弹醉翁吟。”
第二个是诗人王禹偁,他因直言敢谏被贬为滁州知州,颇有政声,欧阳修曾立王禹偁石刻像于滁州丰乐亭内,并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诗一首,以示尊贤之意。
第三个是滁州的一个书生——徐生,欧阳修与他交往密切,写有《和徐生假山》《送徐生之渑池》《喜雪示徐生》《送徐生秀州法曹》等诗。
第四个是陈知明,滁州人,欧阳修庆历六年撰成《醉翁亭记》,陈知明于庆历八年书丹刻石,立于滁州琅琊山,这是《醉翁亭记》第一次刻石立碑。
第五个是苏轼。欧阳修是苏轼考进士时的主考官,对他有知遇之恩。元祐六年,苏轼亲笔书写《醉翁亭记》,镌刻立碑,留下“欧文苏字”的佳话。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顺天府举人李沣任费县知县,他见碑石倾覆、仪门坍塌,于次年捐资重修衙署,以石砌碑基并重建仪门三间,使碑体“建竖如初”,并在石碑右上角题跋:“宋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逾二百年,明邑侯杨公出土中,扛竖县之仪门,至今又三百四十余年矣。道光二十四年秋,奉檄来费,衙署内外仅存败垣,仪门坍塌,碑亦倾覆。次年春,捐廉购料,募工自头门至四堂并署东之衙神狱神二祠及书吏办公之所,一律兴修。仪门三间,焕然一新。碑旁用石镶砌,建竖如初,庶欧苏二公之佳章善篆,永垂久远,而杨公之志,益不朽云。”
清同治二年(1863),诗人贝青乔来到费县。贝青乔,字子木,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文能草檄武刀槊”、一生经历不寻常的一位诗人,以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充满才情的诗歌创作,在近代诗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贝青乔受直隶总督刘长佑之聘北上京师,路过费县时,写了一首《过费县观苏子美石刻欧文忠公醉翁亭记》诗。题目中所说的苏子美,即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贝青乔看到费县衙署内的《醉翁亭记》碑刻,误以为是苏舜钦的手笔。
苏舜钦是景祐元年进士,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寄情山水。庆历八年,他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
贝青乔错把苏唐卿认作苏舜钦,赋诗的对象弄错了,诗中却写出了自己内心的酸楚。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占据费县城后,企图将《醉翁亭记》碑掠走。费县人陈某获知消息,带人趁着夜色将石碑抬走,打算藏匿起来,到南门附近时,恰遇日本巡逻兵,抬碑者匆忙逃散,石碑落地摔成数段,后被民间人士收藏。之后曾一度将残碑从民间收集起来,打算修复,后又丢失,从此不知下落。
2010年,费县新建“颜真卿公园”,公园内有一处“颜真卿纪念馆”,建有东、西两个角亭,用于安放《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和《醉翁亭记》碑。
《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于1997年重立于祊河东岸,2013年移置于“颜真卿纪念馆”东角亭内。
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碑早已毁掉,所幸费县文物管理所藏有碑的拓片,据此原样复制,碑座为传统龟趺造型,碑身选用嘉祥产质地坚硬的鱼子石材料,高2.7米。
2014年,新镌刻的苏唐卿篆书《醉翁亭记》碑正式安置在“颜真卿纪念馆”西角亭内,终于使这座命运跌宕起伏的《醉翁亭记》碑重获新生。
(作者为梁山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