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要生产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20 229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8月20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围绕“着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协商议政。

省政协委员、烟台市政协主席于永信表示,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居全国第二位,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面向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将进入“深海+空天”融合期,山东亟需把战略区位、工业底座、科研矩阵等比较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把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升级为“深海空天”融合引擎。

他建议,推动发展深海空天卫星产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烟台东方航天港纳入国家商业航天发射体系,建设国家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深化国内外产业合作,加强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国家队及国内领先商业航天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国家级研发项目、型号任务、核心生产线落地东方航天港。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建立省级部门直通车解决重大问题机制,打造高效海上商业卫星发射审批监管模式,建立常态化海上商业卫星发射协调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加快审批流程。构建资金支撑体系,设立省级东方航天港发展专项资金,定向支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研发、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

推动发展深海空天高端装备。持续发挥青岛、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优势,以深水作业装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为基础,提升深海运载平台设计与制造水平。适应海上商业航天发射需求,建设海工装备航天技术转化、海上航天装备测试认证等关键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适用于海上发射与回收的测控、综合保障船及核心系统。

推动发展深海空天信息产业。加快海洋观监测、水声通信等装备研发,利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海洋公众云”。深化人工智能在海洋产业领域垂直应用,赋能不同海洋产业场景,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方慧眼遥感星座”重大项目为依托,设立省级卫星数据共享平台,差异化建设“航天+空天”信息融合应用示范区。

责任编辑:李文璇

李文璇

找点意思,找点意义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