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8月20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围绕“着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协商议政。
会上,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秀玲介绍,自1979年以来,山东省在北方地区的GDP份额持续保持第一;2000年以来,山东省占北方地区份额与增量贡献分别为20.60%和21.28%,是贡献最大的省份。毕秀玲说,未来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逐渐增强,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质效双提升。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教字经济等关键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聚合,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优化资金投入方向,提升投资效益。通过精准匹配要素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推动资源向高效产业领域集聚,以产业能级的跃升带动整体经济效率提升。顺应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趋势,推进投资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溢价”转变,将资金、土地等要素更多导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倒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大对现代海洋、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的链式投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提升人力资本效能,释放人才红利。聚焦投资于人,强化生育政策支持,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降低生育、教育、医疗、住房等成本。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与激励机制,精准对接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推动劳动力从“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