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电龙头到“能源调度师”,特来电编织山东新能源汽车时代新型电力网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20 129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聪

8月20日下午在中国重汽莱芜厂区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请中国重汽、魏桥汽车科技、特来电、丰元锂能4家企业负责人与记者见面,介绍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质产品,交流山东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基地情况。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600万辆、占全球总量超60%时,巨大的规模背后隐藏着安全与能源的双重挑战。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商,正以其前瞻性的“三层网络”战略,为行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将充电桩升级为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引领产业步入新阶段。

“充电网最大的价值,就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安全。”特来电副总裁赵健指出。面对工信部“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特来电创新性开发了“两层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每次充电过程对车辆电池进行大数据“云体检”,建立自学习模型精准预警异常;再通过BMS与CMS硬件协同进行主动防护。该技术已成功预警多起如底盘磕碰导致电池结构受损的潜在风险,将安全守护从“出厂时”延伸至“全生命周期”。

然而,特来电的视野远超安全范畴。面对未来无人驾驶和超充时代,其模块化、分体式充电网络展现出独特优势。“普通充电桩像拆迁,全部推倒重来;而我们的网络只需升级终端,保有80%资产价值。”赵健介绍,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充电机器人,正以最低成本为无人驾驶时代做准备。

对于行业热议的“超充”,特来电率先提出“智能共享超充”的2.0方案,破解“充完不走占资源”的行业痛点。通过液冷超充和智能调度技术,使电能在一系列充电终端间灵活流动,将超充设备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让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统一。

最大的颠覆在于,特来电将充电网升级为“虚拟电厂”的神经中枢。通过链接全国近80万个充电终端和500亿度充电数据,特来电将海量电动汽车变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以青岛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光伏+电动汽车储能”模式,在用电低谷时以0.3元/度价格存储光伏电力,在高峰时反向放电,年节约电费170余万元,员工更通过参与储能交易实现“开车不花钱还赚钱”。

“产业上游是新能源发电,下游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网就是连接二者的‘腰’,腰板硬了,整个产业链才能打通。”赵健如此比喻。特来电的充电网对上消纳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对下服务千万辆电动汽车,中间通过智能调度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调节力量。

从保障一辆车的安全,到调度一个区域的能源,特来电正以“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的三网融合模式,重新定义充电基础设施的价值内涵。这张日益强大的能源互联网,不仅为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底层支撑,更在全国范围内探索着绿色能源消纳与交通低碳转型的全新路径。

责任编辑:袁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