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育英才,致知力行谱新篇。近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为期5天的“行走的思政课堂”暑期研学活动再一次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沉浸式研学之旅,通过“文化寻根-红色铸魂-产业砺志”三维育人体系,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注入澎湃动能。
文化培根-在曲阜圣城厚植文化自信根基
“洙泗弦歌处,文明薪火传。”研学首站走进东方圣城曲阜,师生们在教师博物馆聆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千年回响;于尼山学堂体验传统礼乐教化;漫步孔府孔庙,感悟“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思想光芒;在孔子博物馆全景式领略儒家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这堂行走的“文化自信课”,让学子们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精神基因,更是应对时代挑战的深厚底气。
红色铸魂-在沂蒙热土熔铸理想信念脊梁
踏上沂蒙热土,一堂堂生动的“理想信念课”在革命场馆中展开。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一件件斑驳的军装诉说着烽火岁月;在新四军军部旧址,泛黄的电文记录着铁血丹心;在山东省政府旧址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民谣犹在耳畔。通过场景还原、实物观摩、故事讲述等沉浸式体验,师生们深刻理解了沂蒙精神内涵。集成电路学院学生郑凯文在研学笔记中写道:“红色基因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精神密码。”
技能砺志-在产业一线锚定技能报国坐标
从传统迈向现代,“行走的思政课”延伸至日照、济南的产业前沿阵地。在金马工业集团、三一重能、山东港口日照港、日照中央活力区、费斯托集团、雪野航空展览馆等企业一线,大国制造的硬实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精密自动化技术的尖端魅力,让师生们倍感振奋。技术工人们在平凡岗位上展现的精湛技艺和非凡匠心,生动诠释了“技能改变人生,匠心成就梦想”的时代内涵。这堂“劳动精神与报国实践课”,为青年学子铺就了“技能报国”的清晰路径,点燃了奋斗引擎。
育人创新-用“三个突破”书写山电育人新篇
行走即课堂,见闻即教材,感悟即成长。此次研学活动创新实现了三个突破:在内容上,打通“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育人链条;在方法上,采用“沉浸体验-互动研讨-实践转化”的育人模式;在载体上,构建“校内课堂-红色基地-产业一线”的立体平台。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为新起点,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个人修养;以红色基因为精神灯塔,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以优秀企业和劳动者为榜样,崇尚技能、热爱劳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技术本领。
研学活动是学校深化立德树人、推动实践育人的关键举措。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活动内涵,通过“文化培根+红色铸魂+技能砺志”的育人模式,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为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来源: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